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时间:2019-10-10 00:05:19 编辑:文言文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翻译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

注释

  [1]斯:连词,就。已:通咦yí,叹词,表示惊讶,放在全文意义上是告诫:美与丑、善与恶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拿现代哲学观点来解译就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的”(提示:古书多通假字,解读的难度大,分岐也多,错解一个字,便文意皆非,因此要上下文相联系,有时还要结合全书的一些章节甚至引用现代文献)。[2]生:产生、发生。[3]成:形成、完成。[4]形:对照的意思。[5]倾:依附。[6]和:应和、调和。和谐[7]随:跟随、随顺。[8]是以:因此。[9]圣人:有道、得道之人。处:chǔ,决定,决断;在此文表示处置:如何看待处理“无为之事”的理念,才引出了下文“万物作焉而不辞.不有.不恃.弗居”态度,拿现代哲学观点来解译就是正确处置“无为之事”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对待(提示:解读古书,必须要上下文相联系,有时还要结合全书的一些章节,要分析字、词、句、语的特定含义)。[10]不言:不发号施令、不只用政令。[11]作:兴起。[12]始:施加。[13]有:占有。[14]恃:依赖。[15]居:居功夸耀。[16]夫: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17]去:离开、丢失。

赏析

  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作者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宫镇)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楚人有担山鸡者文言文翻译_注释_启示

    【文言文】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日: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

  • 游媚笔泉记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游媚笔泉记》是清代文学家姚鼐创作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游媚笔泉记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欢迎阅读。 游媚笔泉记文言文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

  • 邓攸弃儿保侄文言文翻译 邓攸弃儿保侄文言文启示

    【文言文】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唯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城,掠牛马。邓攸挈妻孥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

  • 孔子观于周庙原文及翻译启示

    【孔子观于周庙原文及翻译启示】原文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1)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2)之器...

  • 陶侃尝出游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耕,家给人足。 【翻译】 陶侃曾经外出巡视,看到...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