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施从事书

时间:2019-09-01 22:20:12 编辑:文言文

  【文言文】

  故彰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千尺,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翻译】

  故彰县往东三十里,有座青山,绝壁千尺,直入云霄;绿色的屏障千重百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归来的鸟,比翼竞飞;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探头水面。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有如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我深信这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劳,恰养性情,使人心胸开阔,得到慰藉。

  【注释】

  故彰:古县名,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北。

  汉:指银河。

  企水:口渴思饮。

  罗:一种地衣类植物。

  “风雨”二句:出自《诗·郑风·风雨》。指山中风雨交加,天色昏暗,鸡鸣不止。

  荡累:消除忧虑。颐物:留连物态以怡养性情。

  悟衷:开扩心胸。散赏:散心,欣赏。

  【赏析】

  《与施从事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创作的一篇散文,向好友施从事描绘了故彰县附近的山景。文章首先总写勾勒全景,然后分镜头描绘山中的飞鸟归林和猿猴企水之景,春秋季节以及雨中之景,展现了山中变幻多姿的景象,流露出对美好的大自然的爱慕。全文寥寥数笔而极富情。

  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了无尽的物质宝藏,也得到了刚柔并济的精神抚慰。人类如果离开了自然,那么它的生存是无法想象的。既然人类与自然有着如此不可隔离的关系,所以对自然也充满了各种感情,当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自然时,自然就会展示出无限的魅力。由此人们创作出了不胜计数的文学作品来表现和赞美自然,南朝梁吴均给友人的这封小简,就是一篇出色的山水礼赞。

  这篇小品描写了浙江故彰县附近的山景,寥寥数笔而极富情趣。这座青山“绝壁千尺,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整个画面体现出刚健和秀丽相结合的美,实足令人陶醉。“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作者在这里描写了飞鸟归林和猿猴企水这两个动景,它们的存在和活动给山水增添了蓬勃的活力。“秋露为霜,春罗被径”,秋天和春天各有山景,无论是秋天还是春天,所显示的山景都带来一种以赏心悦目的享受。如果说上面的景色都有一种晴朗之美,那么“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两句就是借《诗经》中的名句来点染风雨中的山水,这时的山水别具一种略显伤感的韵味。其实,山水本身是无情之物,也无所谓美感,只是有了人的介入,才产生了情愫与美感,这是人与自然相沟通后所产生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可以从自然中得到启示和慰藉。结尾两句说“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在清纯奇丽的大自然面前,人们内心中的忧愁苦累都会被洗涤一清,陶冶了性情,舒展了心胸。尤其当终日为俗务杂念所缠绕时,一旦面对自然的山水,就更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难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摆脱了污浊的官场的羁绊而回归田园时会产生由衷的愉悦,并发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的感叹。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受梁武帝欣赏,任为奉朝请。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传下来。保留下来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义鹊小古文翻译及注释|寓意

    《 义鹊 》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通过简短的故事揭示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以下是《义鹊》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义鹊》文言文寓言,欢迎阅读。 文言文 大慈山之阳,有拱木,上有二鹊各巢...

  • 明义法师之鸠文言文翻译注释 明义法师之鸠的寓意

    《明义法师之鸠》是出自《虞初新志》的一篇文言文,稍有改动。《明义法师之鸠》讲述了明义法师与他饲养的斑鸠的故事。 【文言文】 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屏居乡里。一日晨起,行...

  • 为人大须学问文言文翻译|注释 为人大须学问的启示

    【文言文】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

  • 公冶长背诺文言文翻译 公冶长背诺文言文启示

    【文言文】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

  • 云梦田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文言文】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_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人之数,景子曰:无之。...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