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阅读答案

时间:2021-06-02 22:09:45 编辑:文言文

  《唐太宗论止盗》出自《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所著。以下是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注释

  (1)论:讨论。

  (2)止:禁止。

  (3)或 :有的人。

  (4)哂:微笑。

  (5)为: 成为。

  (6)故: 所以。

  (7)不暇:没有时间;不,没有;暇,时间。

  (8)去:去除。

  (9)轻:减轻。

  (10)使:让。

  (11)安: 怎么。

  (12)自是:从此以后;是:这。

  (13)升平:太平。

  (14)野宿:在郊外露宿。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当去掉奢侈的花费,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让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起来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太宗李世民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上与群臣论止盗:论(讨论)止(禁止)

  (2)民之所以为盗者:为 (成为)

  (3)或请重法以禁之:或 (有的人)

  (4)故不暇顾廉耻耳:故 (所以)

  (5)轻徭薄赋:轻(减轻)

  (6)安用重法邪:安 (怎么)

  (7)自是数年之后:是(这)

二: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又是什么

  群臣的看法是:重法以禁之(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上”的看法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

  理由是: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

三:“上”的做法营造了什么样的社会?(用上文原句回答)

  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四:“海内升平”使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的哪个句子?“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哪个句子?

  “海内升平”使人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人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外户而不闭。

五、从唐太宗和群臣们不同的止盗方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清正廉洁,开明,会自我反省。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注音版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注音版《 唐táng太tài宗zōng论lùn弓gōng矢shǐ 》 上shàng谓wèi太tài子zǐ少shào师shī萧xiāo瑀yǔ曰yuē :“ 朕zhèn少shǎo好hǎo...

  • 唐太宗吞蝗文言文翻译、注释

    文言文 唐太宗吞蝗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duō)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

  • 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曰阅读答案

    【www.wywzj.cn】-文言文 一、原文: 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

  • 谏太宗十思疏拼音版原文注音带翻译(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

  •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由文言文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全文: 河伯见...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