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华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时间:2021-07-07 15:38:48 编辑:冯家骏

《行经华阴》阅读理解题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①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②。

【注】①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②长生: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题( )

A.诗题“行经华阴”,必有所往。所往之地,便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太华、三峰、武帝祠等即为京都附近名胜。

B.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

C.首联写远景,颔联摄近景。远近相间,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为尾联“何如此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铺垫。

D.颈联浮想联翩,写意雄宏。诗人在华山下,看到黄河与秦关,驰骋想象,虚实相生,描绘出一幅雄伟壮阔的画面。

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全诗着眼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行经华阴》阅读答案

1、D。(“诗人在华山下,看到黄河与秦关”错误,在华山下,同时看到黄河与秦关是不可能的,这里有想象,虚写,而非全“看到”。)

2、①诗歌描写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瑰丽,抒发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②即景生感(借景抒情,情景结合)。全诗打破了律诗的起承转合的格式,别具神韵,前三联虽有层次先后,却全为写景,尾联笔锋一转,绾合前文,感叹自己奔波于仕途;但诗人没有直说,反向旁人劝喻,导出“何如学长生“的诗旨,隐约曲折。

以上内容“《行经华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由文言文(www.wywzj.cn)整理,供大家参考。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舟次高舍书事》阅读理解答案

    《舟次高舍书事》阅读理解题 《舟次高舍书事》① 陈与义 涨水东流满眼黄,泊舟高舍更情伤。 一川木叶明秋序,两岸人家共夕阳。 乱后江山元历历,世间歧路权茫茫。 遥指长沙②非谪去,...

  • 《陇头水》阅读理解答案

    《陇头水》阅读理解题 《陇头水》 于濆 行人何彷徨,陇头水呜咽。 寒沙战鬼愁,白骨风霜切。 薄日朦胧秋,怨气阴云结。 杀成边将名,名著生灵灭。 [注]也写作陇头吟。也有说此诗作者是...

  • 《石鼻城》阅读理解答案

    《石鼻城》阅读理解题 《石鼻城》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

  • 《夜步》阅读理解答案

    《夜步》阅读理解题 《夜步》① 陆游 市人莫笑雪蒙头,北陌南阡信脚游。 风递钟声云外寺,水摇灯影酒家楼。 鹤归辽海②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 却掩船扉耿无寐,半窗落月照清愁。 【...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