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留客》张旭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时间:2020.05.13 11:05:04 编辑:文言文

原文


山中留客⑴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⑵,莫为轻阴便拟归⑶。


纵使晴明无雨色⑷,入云深处亦沾衣⑸。


注释

⑴山行:一作“山中”。

⑵春晖:春光。

⑶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⑷纵使:纵然,即使。

⑸云:指雾气、烟霭。

翻译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赏析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作品点评

一、唐汝询:响调未尝不佳。(《唐诗解》)二、谭元春:极有趣谙练语。(《唐诗归》)三、黄生:“入云深处亦沾衣”,非熟识游趣者不能道。(《唐诗摘钞》)四、焦袁熹:“纵使晴明无雨色”,不工死句。(《此木轩论诗汇编》)五、吴煊、胡棠:巧稳可诵(“纵使晴明”句下)。《唐贤三昧集笺注》六、王士禛:清词妙意,令人低徊不止。(《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七、刘宏煦:恐客未谙山中事,误认将雨也。“留”字意雅甚。身在云中,不见云也,湿气濛濛而已,结语信然。(《唐诗真趣编》)八、俞陛云:凡游名山,每遇云起,咫尺外不辨途径,襟袖尽湿,知此诗写山景甚确。(《诗境浅说续编》)九、刘永济:此诗末句,最能写出深山云雾溟濛景色。(《唐人绝句精华》)

作者简介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性好酒,据《旧唐书》的记载,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热狂度,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疏影·苔枝缀玉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疏影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 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意思翻译、赏析

    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出自宋代刘仙伦的《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 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

  • 赠郭将军全文翻译(李白)

    【赠郭将军】全文: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赠郭将军】全文翻译...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翻译、赏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先秦《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Copyright @ 文言文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