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找(wenhz.com美文诗文史文
古诗摘抄故事史记

经典唐诗《黄鹤楼》原文及赏析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分类标签:思乡诗唐诗三百首初中   作品赏析   注解: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   ??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悠悠:久远的意思。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   ??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评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所写的七言律诗,大意说:   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徒然留下一栋黄鹤楼在此地。黄鹤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而白云千年以来依然飘浮在空中,不因黄鹤离去而有所改变。晴天里,汉阳一带川旁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茂盛的芳草,傍晚时分在暮色中望向远处,看不清故乡在何,远方江上苍茫的江波真使人发愁。   诗的主旨在描写登楼望远时,心中寂寞思乡的感慨,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寄托思家的情结。   关于这则美丽的神话故事,历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这位仙人是黄子安,第二种说法认为是费袆,第三种说法没有仙人的名字,一一介绍如下:   一、以为是仙人黄子安:   依《南齐书州郡志》记载:古代传说,有仙人子安尝乘黄鹤过此,故名。指出黄鹤楼命名的由来,是因为曾有一位名子安的仙人,乘黄鹤经过此地,所以命名为黄鹤楼。   二、以为是仙人费袆:   依《图经》的记载说:昔费袆登仙,尝驾黄鹤还憩于此,遂以名楼。认为黄鹤楼命名的由来,是指费袆尸解为仙后,曾驾着黄鹤回来,并在这栋楼休息,所名为黄鹤楼。   《太平寰宇记》则说:蜀费文袆登仙,尝驾黄鹤憩此。此指出费袆是蜀人,而与前面的费袆多了一个文字,《三国志蜀传》中有一位名叫费袆的人,字文伟,尸解为仙的费袆、费文袆,是不是就是这位蜀人费文伟,因不见其它记载,不得而知,但是因为都是神话传说,年代久远,记载会有一些出入。   三、只说是一位仙人:   这个传说的记载比较详细,出自《报应录》。原文是:辛氏昔沽酒为业,一先生来,魁伟褴褛,从容谓辛氏曰:许饮酒否?辛氏不敢辞,饮以巨杯。如此半岁,辛氏少无倦色,一日先生谓辛曰,多负酒债,无可酬汝,遂取小篮橘皮,画鹤于壁,乃为黄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黄鹤蹁跹而舞,合律应节,故众人费钱观之。十年许,而辛氏累巨万,后先生飘然至,辛氏谢曰,愿为先生供给如意,先生笑曰:吾岂为此,忽取笛吹数弄,须臾白云自空下,画鹤飞来,先生前遂跨鹤乘云而去,于此辛氏建楼,名曰黄鹤。   这则神话的大意是说,以前有一位辛先生,平日以卖酒为业。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身才魁伟,但衣着褴褛,看起来很贫穷的客人,神色从容的问辛先生,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先生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经过半年,辛先生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先生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接着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墙上的黄鹤也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其它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经过了十年,辛先生也因而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先生上前致谢说,我愿意照您的意思供养您,客人笑着回答说:我那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一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白云飞上天去了,辛先生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在此盖了一栋楼,取名黄鹤楼。   这三则神话,除了说明黄鹤楼命名的由来之外,还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酒店的主人辛先生因为不嫌贫爱富,不以貌取人,而得到仙人帮助,成为巨富。   这首诗的作者崔颢,便是借着这些美丽的神话与传说,写出他在暮霭苍茫中,登上黄鹤楼,遥望乡关,只见水天浩荡,渺茫无际,更加添了怅惆迷离的感伤,想着曾经驾鹤来此休息的仙人,永远不再回来,就算作者想放下人世的种种忧愁,随着仙人归去,也不可能了。面对一江氤氲烟岚,抬头仰望亘古常存的白云,感叹人生短暂无常,而乡愁不可解,返乡的日子遥不可知,仙境又不可求,想这一生无所依归,百感齐涌,心中的愁绪,便像江上的烟波,浓得化不开。   崔颢写下这首诗后,唐代诗人竞相传唱及仿真,想与崔颢一较长短,有诗仙之称的大诗人李白,有一次来到黄鹤上,也写下一首鹦鹉洲诗想与崔颢比赛,传说李白觉得自己写得不如崔颢好,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开黄鹤楼,回去后愈想愈不甘心,又写下一首登金陵凤凰台诗,这个有趣的传说,我们另文介绍。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蔡义江)
古诗黄鹤楼唐诗赏析原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与用户投稿,仅供学习,如涉侵权,请发邮件到wenhz@foxmail.com,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宋代古诗三百首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原文赏析宋代古诗三百首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原文赏析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宋代: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译文晴空万...别董大二首其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别董大二首其二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别董大二首其二唐代:高适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译文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城已经十多...泛海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泛海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泛海明代:王守仁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译文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古诗原文赏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古诗原文赏析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宋代: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杜甫的诗岁晏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杜甫的诗岁晏行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岁晏行唐代:杜甫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楚...苏轼的诗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苏轼的诗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宋代:苏轼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西河金陵怀古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西河金陵怀古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西河金陵怀古宋代:周邦彦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中小学古诗词大全电脑版下载温馨提示:双击下载文件将为您同时安装安卓模拟器和对应APK文件,安装完即可在电脑上玩安卓游戏应用。中小学古诗词大全电脑版是一款热门的学习办公软件,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流畅,具备良好的...陆游写的古诗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原文赏析陆游写的古诗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原文赏析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宋代:陆游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译...晚泊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晚泊古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以及创作背景晚泊宋代:陆游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译...著名爱国古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著名爱国古诗词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2、烈士之爱国...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秋风正浓,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飞,惟恐落后。而自己有家难回,犹白骑着瘦马,一年又一年,迤逦在古道之上,让西风扑面而来。离人杳无踪迹,佳人愁思依依,再无心情寻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闺中,...古诗词大全古诗词名家古代全集唐诗宋词优美诗词是一种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文字语言,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出口,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虽然此处的诗指的是《诗经》,然而其中的含义却颇为深远,古往今来,流传...国学女大师蒙曼究竟有几分实力?一首幼儿园的古诗让对于蒙曼这个名字诸位并不陌生,无数人在《百家讲坛》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作为一个旨在科普的节目,蒙曼老师可以说将科普二字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品史君有这样一种感觉:她把所有的观众都当成...媒目从上海的古诗全无到北京的百首诗词可曾记得初入小学时,诵读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回家坐在小板凳上认真吃完每一粒饭的情景。近日,提前拿到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家长发现,课本里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包括...王勃的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王勃的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译文注释以及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学习古诗词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并发布了一系列年度语言生活情况报告。在涉及传统语言文字文化传承方面,发布会提到2019年实施的...四句英文诗藏玄机外教传授快速记忆法洋外教KenWarren称其发明的快速记忆法可让中国孩子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一首仅有4句话、读来朗朗上口的英文小诗,却成为了解中国34个省市的历史、地理、政...浙江大学公开课:析词解句话古诗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专题课程,有别于一般的文学鉴赏,以析词解句话古诗为主线,着重从词汇、文字、语法等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却又容易被误解的语词,分析诗歌语词特色及其源...